长株潭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再提速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 |
一批顶尖专家获聘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智库首批专家。单位供图 |
9月28日,以“协同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 长沙市新能源汽车(含燃油车)产业创新生态发展活动在雨花经开区举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代表、行业专家等180余人出席,旨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提升长株潭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
现场先后举行的多轮签约覆盖招商合作、产学研协同、区域联动等多个维度,成为整场活动的核心亮点。在雨花经济开发区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中,湖南烽润塑业、湖南精睿科技、晶瑞电子(东莞)有限公司三大项目正式落地,这三家企业均聚焦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领域,投产后将为比亚迪,长城,小米等整车企业提供本地化配套服务。湖南精睿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落地后,将带动本地模具钢材、模具开发设计、精密检测等配套产业发展,打造从“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模具开发、设计、生产到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产业链闭环。
在校企合作签约环节,湖南大学与湖南晓光汽车模具、中南大学与湖南普斯赛特光电、吉林大学长沙汽车创新研究院与湖南金润电液控制系统分别达成合作,将围绕汽车模具研发、半导体光器件应用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借助高校力量开展技术研发对企业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湖南普斯赛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权介绍,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命力,但企业“单打独斗”周期长、力量有限,中南大学有强大专家团队和科研能力但缺乏应用场景、验证实验,双方“一拍即合”。
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赋能。活动上,国家级领军人才、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徐世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沙理工大学教授胡林,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级研究员、北汽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罡等12名专家获聘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智库首批专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新能源汽车智能底盘技术如何“更上一层楼”,新能源车企如何破除“内卷”,高分子涂层如何在应用中优化性能……在“奋进十五五” 湖南汽车产业主题分享活动中,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共探技术前沿、共话产业升级。
“从项目签约到智库组建,从智慧服务到区域协同,作为‘链上长沙 产业兴城’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将进一步推动政、企、研、学、产深度融合,为长株潭汽车产业腾飞激活新引擎。”长沙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
合作签约。单位供图
近年来,长沙携手株洲、湘潭,紧扣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目标,协同推动汽车产业创新升级。尤其是长沙比亚迪、广汽埃安、北汽株洲、湘潭吉利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构建了新能源客车、乘用车、专用车同步发展的格局。当前,汽车产业正加速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深度转型。在产业转型关键节点,长沙主动作为,推动“五链融合”“五长联动”机制,从投资、服务、创新等多维度为产业保驾护航,让技术攻关有方向、资源对接有渠道、企业发展有支撑。
“我们将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整合要素资源、搭建合作平台、共拓全球市场,支持长株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提高配套能力和产业集聚度,提升智能化水平。”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郑桢泞介绍。
本次活动由长株潭三市的工业和信息化局及雨花经开区联合主办,由长沙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长沙市新能源汽车(含燃油车)产业链推进办公室、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联合承办。(李蒙凡)
![]() |
活动现场。单位供图 |